- 信息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 发布日期:2025-07-02 14:30
- 浏览次数:
时间:7月2日(星期三)下午14:30
媒体:中央、省级媒体,泰州市主要新闻媒体,以及部分网络媒体
主持人:泰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玉龙
嘉宾:泰州海事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建、泰州海事局指挥中心(搜救中心办公室、海巡执法支队)常务副主任,三级高级主办崔松、泰州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吉仁、泰州海事局指挥中心(搜救中心办公室、海巡执法支队)副主任阮智成、泰州海事局指挥中心四级主办陈铖、泰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一级行政执法员龚雪媛
发布会现场
张玉龙〔泰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水上应急搜救是港航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泰州港航经济不断发展,港口体量持续跃升至全省第二。但水上应急搜救建设相对滞后,与泰州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前期,泰州海事局发挥专业优势,先后两次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了我市沿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市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加强水上应急搜救工作的批示。根据市领导要求,泰州海事局牵头起草了《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今年6月泰州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今天我们邀请了泰州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徐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发布相关情况。
首先,请泰州海事局副局长徐建向大家介绍《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情况。
徐建(泰州海事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近期,泰州市政府正式发布了《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泰政办发〔2025〕14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力争在3年内全面提升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搜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长江泰州段水上突发事件遇险人员伤亡、水域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下面我就《方案》的相关情况向各位作个简单介绍。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省水上搜救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搜救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泰州海事局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保人命、防污染、疏通道、减损失”的搜救目标,科学高效组织协调水上险情应急处置。2024年,长江泰州段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100%,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有效保障了我市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和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长江泰州段通航密度高、通航环境复杂,水运繁忙。我市拥有长江单边岸线97.8公里,通航里程72公里,日均断面流量约1500艘次,通江河口6处,码头92座,生产性泊位278个。2024年,泰州进出港船舶艘次达45.6万,装卸货量达4.6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1%、6.2%,港口体量居全省第二。沿江12家危化品码头企业,危化品货物吞吐量2489万吨,同比增长13.1%,高居全省前三。泰州也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和国家级物流枢纽,大船顶天立地,小船铺天盖地。高质量发展面临高风险挑战,水上搜救责任区内各种风险交织叠加,主要存在客汽渡船群死群伤、水路危化品运输燃烧爆炸、船舶污染环境、船舶触碰桥梁垮塌、大型海船发生事故封江断航、新造船舶试航发生重大事故、典型水域事故易发等重大安全风险。
2023年12月21日,韩国籍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船舶“新光明”轮在长江常熟段苏桥#6左右通航浮附近水域发生起火爆炸,造成长江“大动脉”短暂中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我们敲响警钟,这体现出长江水上运输尤其是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的敏感性、复杂性、突发性和长期性。我市水上搜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例如,水上应急装备设施不齐全,港口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危化品码头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水上救助专业队伍缺乏等。为吸取事故教训、提升事故预防预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去年以来,我局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就长江泰州段水域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故应急能力情况和全市水上搜救工作开展情况先后两次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市领导高度重视,并两次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要深入研判分析我市相关风险并明确风险管控、化解措施,研究水上搜救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二、《方案》出台的过程
根据市领导的批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9〕109号)、《交通运输部等二十三个部门和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交搜救发〔2022〕94号)、《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关于加强水上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水救〔2022〕1号)等文件精神,牵头起草了《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严格按照发布程序推进《方案》的正式印发。
期间,我局就《方案》两次向全市搜救成员单位、市委社会工作部、沿江市(区)共27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今年2月28日—3月29日在泰州市政府网公布征求社会大众意见;4月份完成公平竞争审查;并在司法局指导下组织召开《方案》专家论证会,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通过合法性审查;5月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该《方案》;6月8日泰州市政府正式印发该《方案》。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15条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举措。内容涵盖健全水上应急体制机制、提升事前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应急设施设备保障水平、全面加强应急搜救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信息支撑保障水平、提高医学救援和善后处理效能等方面,明确了沿江市(区)政府、市水上搜救成员单位、市委工作部等27家部门(单位)任务分工。
在健全水上应急体制机制方面。提出了按预案修订工作程序推进修订工作,推动成立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水上搜救中心,弥补机制方面的空白;针对涉污事件应急现状拓展应急资源,提出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和共享机制。
在提升事前风险防范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事前防控,针对客汽渡船群死群伤、水路危化品运输燃烧爆炸、船舶触碰桥梁垮塌、船舶试航发生重大事故、船舶污染环境等风险,提出应急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重视日常演练、强化公司管理等要求。
在提升应急设施设备保障水平方面。根据沿江港区发展趋势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提出在常泰长江大桥下游、靖江川心港等水域增设应急待命点;针对船舶污染水体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突发性,提出在化工园区、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所在地统筹推进船舶污染应急设备库建设;针对长江泰州段应急搜救装备不足现状,提出了公务船功能升级改造、应急减载过驳装备添置等要求,同时鼓励社会应急力量单位对现有泰州港区老旧拖轮进行改造升级。
在全面加强应急搜救队伍建设方面。结合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就近就便参加救援原则,提出优化应急搜救力量调配机制;为发挥壮大社会救援力量,提出鼓励引导社会搜救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有序发展;为充分发挥应急专家作用,提出动态更新应急专家库人员名单、建立专家资源信息平台、开展专家咨询会商等举措。
在提高科技信息支撑保障水平方面。为提升风险研判和预防预警能力,提出推动气象水文预警信息深度共享、上争加密重点水域气象监测点建设;为及时发现水上安全隐患和险情,提出推动沿江视频监控资源共建共享、码头业主企业配备使用岸基油类和危化品泄漏监视报警设备。
在提高医学救援和善后处理效能方面。为提升医学救援能力,提出加强快速转运通道建设、强化救援人员技能培训;就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提出健全完善获救人员临时安置善后机制、妥善解决因水上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
四、《方案》出台的意义
《方案》的出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安全保障层面,它为长江泰州段水上交通安全织密“防护网”,通过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加强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降低客汽渡、危化品运输等重点领域事故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生态保护方面,《方案》助力守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通过建设船舶污染应急设备库、添置危险货物应急减载过驳装备等措施,及时控制和减少水上污染事件对长江生态的破坏,推动长江大保护战略走深走实;从经济发展视角看,安全稳定的水上环境是长江泰州段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方案》的实施为沿江产业、港口经济等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外,《方案》还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水上应急治理新格局,为长江流域水上应急管理提供“泰州经验”,助力泰州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接下来,泰州海事局将以《方案》为行动纲领,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动,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深化风险防控、优化应急响应机制,以如履薄冰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全力筑牢水上安全防线,让长江泰州段成为“安全之江、生态之江、发展之江”。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谢谢大家。
张玉龙〔泰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有其他问题,可与泰州海事局联系,会后进行单独采访。同时,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